2018年海峽兩岸皮膚外科高峰論壇-指甲手術參訪心得

參訪上海華山醫院指甲手術與整體後感

【彰化基督教醫院 許修誠】

        感謝理事長與師長,使學生有機會能至大陸華山醫院學習參訪,這幾天的學習過程中,領略了中國大陸地大物博人眾,大陸醫師實事求是,透過豐富的醫療經驗累積了不可小覷的實力,這可以從一個略為冷僻的醫學領域—指甲手術可見一班。

        華山醫院指甲手術一具有代表性的指標性醫師—王上上醫師,是個謙虛又富熱情的年輕醫師,在這幾天的參訪期間,我們有幸能觀摩其精湛的技藝,王醫師演示了兩台黑色素細胞癌性黑甲症的切除重建手術與一台趾溝炎嵌甲的”掛線”治療。

        第一位手術為一年輕男性其拇指出現黑甲症,於九個月之前切片證實為黑色素細胞癌,近來終於可排進手術排程而到院手術。依據王醫師說法,排隊等候其指甲手術患者約要等待三至六個月時間之久。王醫師表示,此患者因其侵犯深度為原位,且其臨床上無轉移情形,故廣泛切除後重建為治療首選。此個案由於整個拇趾趾甲與部分與甲周部分都有受犯,故王醫師計畫將甲周與邊緣2至3mm組織切除後重建。王醫師施行廣泛切除之後,選擇拇指外側趾背動脈逆行血管蒂皮瓣重建。王醫師自切口缺損處,沿拇指外側向近端切開翻起,找出趾外側血管,小心不要將其切斷,且皮瓣長度應足夠,接著切取與趾甲處欠損大小相近的皮瓣,將血管蒂與皮瓣往上折起蓋住缺損處,縫合後包紮之。

        第二位患者為拇趾嵌甲趾溝炎患者使用”掛線”治療患者。患者於治療甲周消毒與麻醉之後,將黑絲線綁成一端帶針與線,另一端有寬約2-3mm的長條形”線球”,在針與線的穿刺導引下,將線球其塞入嵌甲處之趾甲下緣隔開甲周軟組織,以免趾甲繼續刺激甲周。線球不需移開,一段時間後隨趾甲往前生長後掉出即可。

        第三位患者亦為姆趾黑色素細胞癌患者,其侵犯亦不深,王醫師計畫做二期植皮手術,今日為第一期切除期:切除深度至骨膜下以上組織均切除。切除後王醫師用11號刀片將趾骨打洞,待肉芽長出約二至三周後行植皮手術。

        這幾日的觀摩學習,個人深感海峽對岸醫學進步甚鉅,身為台灣皮膚科醫師一份子,若努力不鞭策自己,恐怕落於人後。大陸與台灣很大的不同是:大陸人多,有相當大的患者族群使得醫師們,只要有心,都可以快速累積經驗,此也造成其明確分工,僅專注於特定領域之上。然而,對照台灣醫療環境,在早年健保開辦與保費低廉之際,多數醫師因為衝量而得以快速累積醫療經驗,然而,今日醫療市場已趨飽和甚至過剩,健保給付不佳而使醫療人力流向醫美市場,就醫療經驗與能力培養之上,已毫無優勢可言。然而,我們是否該自慚形穢或是妄自菲薄?儘管大陸進步飛速,台灣醫學教育多實施英語系統教育,對於英語文獻,能較快掌握。在台灣醫療個案經驗的深度累積與大陸比較雖然略遜,若吾人能除了下向累積經驗深度之外,更能增加廣度,積極開放並鑽研皮膚科與外沿其他專科與次專科間的交錯領域,與各友科間彼此學習,共同成長,方得暫免被超趕或被取代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