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外科是皮膚科學最重要的分支,美國皮膚外科醫學會(ASDS)於1970年成立,迄今己超過40年,台灣皮膚外科起源甚早,只是沒有系統的規劃訓練。本人於1992年在當時長庚醫院皮膚科曾興隆主任的鼓勵支持下,開始推展皮膚外科包括: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Tumescent liposuction、Hair transplantation,Chemical peels 、Blepharoplasty以及Laser surgery等等,記得當時在長庚醫院,國內許多皮膚科醫師來觀摩學習。
皮膚外科包括皮膚腫瘤外科及皮膚美容外科,1995年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將皮膚外科列入皮膚科專科醫師訓練章程,二十幾年來己訓練出許多優秀的皮膚外科醫師,然皮膚外科仍不是傳統皮膚科主流,近十年來由於美容醫學蓬勃發展,各科醫師紛紛投入美容醫學巿場,在所謂『醫美亂象』下,充斥著過度醫療,錯誤醫療及併發症,此時皮膚專科醫師更顯重要,促成了皮膚美容外科醫學會成立的重要與急迫性。在黃柏翰與楊志勛兩位醫師的積極籌備及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王莉芳理事長的支持下於2016年7月成立了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TSDAS)。
學會成立的主要任務為:
- 教學:除了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及教學示範課程,也會促成臨床皮膚外科Fellowship訓練,朝向衛生福利部定次專科發展。
- 研究:協助及協調基層醫師與醫學中心合作臨床與基礎研究,發表更多學術論文,提升台灣皮膚外科的國際學術地位。
- 正名:以學會名義或個別會員多在媒體發表正面的文章與評論,強調皮膚美容外科的專業性與獨立特性,另外必須積極教育一般民眾,甚至醫學生和其他科別醫師,真正了解『皮膚美容外科』的內涵。
- 創新: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研討會,讓會員發表臨床治療技術上的發明,可以互相交流,形成一個溝通平台,像武俠小說中的武林大會。
- 國際化:年會與AMWC和皮膚科春季會合辦AMWC-Asia大型國際美容大會,本會於2018年7月1日己和Dermatologic Surgery世界一流皮膚外科期刊簽署合作備忘錄,會員可以多多利用閱讀免費Online期刊內容,也希望可以多投稿論文。
學會剛成立本人很榮幸被推舉為第一任理事長任重道遠除了上述任務外仍有許多其他會務及制度必須規劃及推動,希望皮膚外科及皮膚美容外科能朝正面方向推進與歐美齊歩。
創會理事長 
